查看原文
其他

东安一席饭|绿色大运,清香成都


导语: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礼俗的文明古国,礼制在饮食文化的演进中一脉相承。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称,拥有24种味型,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闻名,深受海内外宾客喜爱。



本期《东安一席饭》邀请到了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肖生,川菜传统文化传承人、川菜注册烹饪大师王开发,前国家女子水球队教练、现任四川女子水球队教练、大运会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水球项目竞赛组副组长谭颖。本期话题从咸鲜清香,风味幽雅的椒麻味,到横扫世界赛场的中国女子水球队,最后聚焦到开放、融合、绿色、智慧的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和大运惠民政策。



椒麻味型,是川菜独有的一种味型,传统椒麻味是以川盐、生花椒、小葱叶铡制的刀口葱椒茸配以其他调料调制而成,花椒的椒香与小葱的葱香相结合,具有浓烈的麻香味,形成椒麻辛香,回味清新的独特风味。


美食嘉宾王开发向大家介绍:“成都不仅是有麻辣,也有椒麻清香,24种味型里面,麻辣只占七八种,有三分之二都是不辣的,椒麻味算是川菜里面较为‘冷门’的味道。”



正如成都这座城市,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沉淀的“千年古城”,这注定成都的城市特点不应该被单一化、固定化。王开发表示:“世界各国青年将在大运会这个时机来到成都,24款川菜里面,总有一款能符合他们的口味,这就体现了我们成都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对此,谭颖深表认同:“说到冷门,我就不得不说我们水球这个项目了。水球其实是一个对速度、力量、判断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一个项目。”



事实上,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女子水球队战绩十分亮眼。可以说是从零做起,改变了世界女子水球的格局。中国女子水球队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全部夺冠,并且还曾在世界杯、世锦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中站上领奖台。


身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女子水球队的队员,同时也是目前四川水球队教练的谭颖见证了中国水球的发展。谭颖向大家介绍,水球运动在中国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由英国传入香港和广东。1931年,广州市举行了首次正式的水球比赛。1974年,中国男子水球队成立,同年参加了第七届德黑兰亚运会,最终收获一枚银牌。此后,中国男子水球队曾连续蝉联四届亚运会(1978年、1982年、1986年、1990年)冠军。


由成都市水上运动中心输送的王植、付娆两名运动员还在2022年全国女子水球冠军赛及锦标赛中有不俗发挥,跟随国家队拿到冠军。同时,四川水球队对于全国来说,也属于很强的一支力量,本届大运会就有川妹子水球队员参赛。



近年来,得益于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和筹办成都大运会,水球项目在成都取得快速发展。2020年,水球项目首次纳入成都市运会比赛;去年5月举行的“快乐之星”2022年成都市青少年水球比赛,更是成为全国青少年水球比赛规模最大、专业程度最高的一次赛事。比赛吸引了660人参赛,涵盖4岁到17岁各个年龄段的小运动员。同时,裁判员队伍均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裁判员。



目前成都市常年坚持游泳训练的青少年有近3万人,其中练习水球的青少年已逾千人。成都市水球俱乐部的数量,位于全国第一方阵,水球在成都发展势头向好。


今年七月,成都大运会的水球比赛将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和双流现代五项赛事中心进行,同时位于市中心的猛追湾游泳场,也是成都大运会水球项目训练场馆。


图 | 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据双流发布



国际赛事遇上“公园城市”的成都答案



成都大运会办赛理念是绿色、智慧、活力、共享,场馆建设理念是开放、融合、绿色、智慧,足可见“绿色”对于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表现力。


图 | 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据成都香城投资集团


拿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举例来说,场馆周围地面全部采用了透水混凝土技术,可以让地面高效渗水、透水,持续保持路面干爽、安全。更重要的是,场馆还有将雨水自然留存的功能,全年综合耗水量降低20%,实现场馆绿化养护用水自储自用,充分体现绿色办赛理念和智慧大运的特点。


不仅仅是香城体育中心,绿色低碳理念也体现在成都大运会各个方面。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中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图 | 凤凰山体育公园/据凤凰山体育公园


肖生介绍道:“在场馆改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成都建设公园化城市的环保理念,科学地定制改造内容。除了满足办赛需要外,还要可持续性利用。”




全市共享大运红利



水球勾起了老成都人王开发的儿时记忆,他表示:“水球项目在成都历史悠久,六十年代我就在猛追湾游泳场看过水球比赛。”


图 | 猛追湾游泳馆/周永良 摄


作为许多成都人夏天的美好回忆,猛追湾游泳场在2020年初开启了提升改造。如今,改造后的猛追湾游泳场焕然一新,按照“能赛尽赛、应开尽开、加强维护、健身利民”原则,猛追湾游泳场和其他大运场馆部分区域也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开展场馆惠民活动。


图 | 改造后的城北体育馆/安森 摄


 “那些位于主城区的老体育场馆,因为大运会的到来,其设施形态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服务功能越来越强。”肖生向大家介绍,“去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500万人次,接纳市民健身人数提升25%;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962场次。除了社区运动节,今年还有一系列以“爱成都·迎大运”“大运有我”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随着大运场馆按期建成投用,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8年的1.83平方米提升至2.17平方米,也使成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水平跻身全国前列。以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坚持“谋赛”“惠民”相结合,积极推进赛事活动走进市民生活,成为成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要途径。


·END·




来源: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

编辑 | 张   浩

校对 | 李燕霞

审核 | 冯兰钦


动动手指

把成都大运会“设为星标”


 FIND OUT MORE 


大运会来了:成都走向世界,梦想照进现实


专访来了!成都大运会影像大赛评委刚刚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